日期:2022-08-11 來源: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
德國知名智庫伊弗經濟研究所當地時間9日發佈報告稱,在過去的12個月裡,德國化工行業的商業環境顯著惡化。該研究所的最新資料顯示,德國化工行業的商業預期在2022年7月降至負44.4點,而去年同期,這一數值仍為正11.8點。
伊弗經濟研究所專家安娜·沃爾夫分析認為,鑒於大約50%的天然氣進口來自俄羅斯,俄烏衝突正在加劇德國化工行業的緊張局勢:“天然氣占化工行業能源消耗的44%。而且,產品製造也離不開天然氣,大約30%的化學產品都需要使用天然氣。”與此同時,有超過半數的化工企業深受材料短缺的困擾。他們預計,這種令人擔憂的情況至少要持續到2023年上半年。
值得注意的是,化學初級產品的進口價格也出現了大幅上漲。沃爾夫指出,早在2022年5月,其他無機基礎材料和化學品的進口價格同比增加了65%以上,而化肥和氮化合物當月的進口價格甚至同比暴漲了近170%。
另外,2022年5月,德國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化工產品出口分別同比下降49%和40%。用沃爾夫的話來說:“與俄羅斯的貿易基本無望在短期內出現好轉。”她表示,根據伊弗經濟研究所的調查,40%的受訪化工企業已完全暫停對俄羅斯的出口。而對於29%的企業來說,目前看不到繼續與俄羅斯維持出口關係的可能性。
*圖片為情境示意圖,非新聞出處所使用之圖片。
新聞連結:國際能源網